近年來竹木纖維集成墻面的興起引起越來越多人的注意,但由于這類材料很難有國標或者行業規范來限制,導致市場產品魚龍混雜,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怎么鑒別。
1、從顏色上區分
全新料:整體板面呈乳白色,具有一定的光澤度,壽命一般在10年以上;
摻加回料:依據摻加回料的配比,顏色會由乳白色到咖啡色呈現,摻加量越大顏色越深,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掩蓋摻加回料的事實,在混加料中加入染色劑,也會呈現咖啡色,壽命一般在5年內;
全回料:通常呈深咖啡色或綠色,一般3個月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。許多人都會說,竹木纖維顧名思義就是呈現木色或竹色,這純屬胡說八道,若使用全新的原料,根本沒必要加入染色劑,讓消費者無法辨別產品品質的好壞,這種產品和行為只是為了以次充好,誤導消費者。
2、看切割表面
切割表面不光滑就是好的,只是所用的切給片不同,如采用鋸齒切割片,切口就會比較粗糙;采用砂輪切割時,切口非常光滑,這不是鑒別產品質量的標準。
3、用打火機燒
全新料:燒過之后呈現黑中帶黃,燒過的周邊一按就是軟的,和塑料軟化是一樣的;
摻加回料:用同樣的方法對比,和全新料對比略差;
全回料:燒過之后呈現焦黑色,且伴隨濃煙以及非常刺鼻的味道。
4、用水泡
好的產品,密度在0.9左后,而水的密度是1,把產品丟到水里,一定要讓中間的孔也充滿水。
全新料:緩緩上浮或懸浮在水中;
摻加回料:上浮速度較快或緩緩下沉,上浮速度快說明密度小,熱膨脹系數就大,下沉說明鈣粉含量較高;
全回料:快速上浮或快速下沉,快速上浮說明密度非常小,快速下沉說明鈣粉含量非常高。
5、看壁厚
通常正面的壁厚會比背面的稍厚一些,因為正面所需承受的沖擊力較大,但無論是上表還是下表,其厚度都必須均勻,否則它在不同區域能承受的力會有偏差,也會造成熱膨脹系數的不穩定。